Beryl非常華麗,但實用性?
注意:beryl 現在已與 compiz 合併為 Compiz Fusion,發展上也有許多進步。本篇評論已不符現實,但是點閱率依然很高,所以特此說明。(編:或許我該來寫一篇新的評論?)
(update 2007.10.23)
自從Novell 的XGL出現之後,相關的專有名詞越來越多。例如:AIGLX、compiz、Beryl。其實這麼多東西,他們的用途只有一個"讓Linux桌面更炫"。只是沒想到關於beryl的消息,我lag了三個月左右。話雖如此,在台灣的部落格中,有詳細說明的幾乎沒有。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有正體中文教學/說明的網站meta-ubuntu。
看了影片的展示之後,像apple的Expose功能是不錯很好,但是把Dock上的icon拿出來玩就…令人匪夷所思…。不曉得做這功能有什麼用,噱頭嗎?想跟Vista or Leopard比,也不是這樣搞。所以我還是把beryl當玩具看待,玩玩就好。
Beryl 的實用性相當的高啊,因為它已經把所有XGL能夠設定的功能都製作成UI了,不用跟SCRIPT奮戰。3D桌面工作真的是非常的有效率喔!記得把桌面設多一點~轉轉轉~轉轉轉~~XD
To Muser:原來beryl的真正用途是設定XGL,那還真是很實用。看來我應該改成"XGL的實用性?"
另外提個我的看法:其實對初學的使用者來說,一方面「華麗」可以吸引人,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使用者有「駕馭」的感覺,讓他們更願意付出一點時間接觸電腦。有時對於一些 eyecandy,我的看法正面多過負面 😉
Beryl 是個建置在 xgl/aiglx 之上的 window manager,影片中的特效
是 beryl 利用各種 plugin 來做到的,跟 XGL 的設定沒有關係。(XGL 只是個 X-server)
使用 Beryl/Compiz 的好處是不需要做太多修改就可以套用到現有的 Desktop Environment,提供原本做不到的功能,而新的功能可以透過 plugin 的方式加到 Beryl/Compiz,簡化開發過程。
Beryl 裡面除了那個類似 expose 的功能外,其他像是有縮圖的 Task Switcher,桌面的即時 zoom in/out 我覺得都是不錯的功能,並不是只有炫而已。
PS. 影片中的 dock 是 kida-dock,跟 beryl 沒有關係。
PS2. 這篇用 google search beryl 是在第一頁,我是因為這樣才跑進來的^^"
我愛死了 Beryl ,桌面特效,顧名思義就是搞些噱頭讓人開心..
它的確讓我很開心。
看過、用過Beryl之後,真的覺得它是目前Linux桌面上很可以吸引不少人的殺手級應用:)
我也是因為在google search beryl時跑進來的
「Dock上的icon拿出來玩」的部份我也要再重覆LCP大大的話一次,「那跟beryl沒關係!」
我認為實用性是很主觀的,就像我如果說「用慣ubuntu+beryl的我,借用別人xp或vista的電腦時,總讓我覺得windows真是又醜又不方便」一般,也許也會讓一些人暗暗嘲笑,甚至引起筆戰吧
不過沒有3D多桌面跟視窗排列等功能 真的讓我覺得xp很不方便……
vista倒沒認真去用過,不過我手上的兩台電腦也根本跑不動它…
Kiba-dock跟beryrl雖然是兩個獨立的東西,但是也不能說完全無關。kiba-dock也是由beryl團隊所製作的XGL應用。
不過我要承認,當時我真的以為beryl跟kiba-dock是一起的一個東西。因為youtube的影片名稱就只有註明是beryl…
呵呵…
雖然除了炫 我也只比較常受到用到視窗排列跟3D多桌面這兩者帶來的方便
不過目前還是用的很開心…
但beryl有一個很有用的功能…
就是吸引沒用過linux的人!
常常我講了很多linux相關的事情,也沒辦法打動一個人去即使只是嘗試linux
但只要我筆電殺出去…來吧!看看這是linux系統喔!
大家的反應都是「好炫我也要…」
(but真正灌下去的仍然很少…)
一直很實用。
不論 XGL/AIGLX or something else…
它只是把原本散佈在 X 上面的多種功能,統統結合在一起,特效化,that’s all.
如果說『要實用不需要作這麼炫吧?』,仔細想想,MacOS X 和 Windows Vista 起,
如果拿掉特效,它們剩下甚麼?答案很明顯。
不管 compiz or beryl,它們只是驗證 UN*X like 的特效真的要搞一樣很強。